江景房沉籍记述
2009年10月29日 10:57
一、吴越归宋
后周恭帝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推翻后周自立皇帝,先后消灭荆南,后蜀,南汉和南唐等封建割据的小王国,最后南方只留下两浙地区吴越王国。因为赵宋开国初期,吴越王钱俶曾进京(开封)称臣,表示年年进贡,待后归宋的诺言,所以保留王国称号十二年之久。
吴越王国,有十三州一军之地,共八十六县(浙江境内十一个州,共六十三县),东南至海,北控太湖,版图相当现在浙江全省和江苏镇江以东一带及福建东北地区。吴越王国建都杭州,筑城七十里。并在凤凰山下建子城。太平兴国元年(九七六)宋太宗(太祖弟)继位。继续执行宋太祖统一全国宏愿,至太平兴国三年二月(978),宋太宗认为兼并吴越国时机已成熟,下令吴越国王钱俶进京。钱俶为形势所迫,带领全族家小赶赴开封,归顺宋廷。五月,特派侍御史,镇海军节度判官江景房由水路护越国所属十三州图籍(人口、土地、山场和地方版图资料等),向宋廷进献,以表忠心。同时钱俶向宋廷呈送纳土报告一份《吴越忠懿王纳士表》文中云:“臣俶庆遇承平之运,远修肆觐之仪。……此际盖隔朝天之路,莫谐请吏之心。然而禀号令于阙延。保封疆于边陲。家世承袭,已及百年。今幸遇皇帝陛下嗣守丕基,削平诸夏,凡在率滨之内,悉归与地之图。……不胜恐惧,愿以所管十三州献于阙下执事,其间地里各数,别具条析随差镇海军节度判官江景房以闻。伏望陛下恋奕世之忠勤,察乃心之倾向,特降明诏允兹至诚。谨奉表以闻。”
从这份纳土表来看,钱俶既明智,亦诚惶诚恐。主要当时中国统一已大势所趋,不得不纳降归附,若仍占据东南一隅,一旦宋兵南下,必然生灵涂炭,玉帛尽毁。主动上表归附,能免征伐,且亦保留小王室与臣民的生命财产。总的来看,是明形势,顺应民心,促进中国之统一。
二、吴越重赋之由来
江景房字汉臣,(915—987)衢州开化人,(时属常山县),自幼攻读经书,博学多才,精通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各种杂艺,且为人厚道,立朝刚毅,历官所至有声。为吴越国德高望重之元老重臣,深受国王钱俶的信任。江景房曾随同国王钱俶入京朝见宋太祖,赐爵殿中侍御史,任吴越镇海军节度判官。
太平兴国三年五月(978),江景房护送吴越图籍,从杭州乘船,北上开封。官船随江水滔滔行使,景房独自稳立前仓,眺望两浙美丽河山,以及两岸百姓勤劳景象,他的思潮也和江水一样,不停地翻腾,并仰天长叹“吴越之民困之已久,重赋之故也,反思吴越建国以来,兴修水利,农业手工业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虽然有一定发展,但是钱氏王族及其官吏,为营造宫室庙宇,挥霍大量金银钱帛,加之每年还向宋廷大量输送贡品,花去人力、财力万计。如太平兴国丙子年(976年),钱俶连续四次向宋太祖进贡计白金二十一万两(白银),钱十万贯,绢十八万匹,绵一百八十万两,乳香七万斤,茶叶八万五千斤,犀角象牙二百株,香药三百斤。十月太宗(赵光仪)继位,又进贡珍宝和特产数以万计。正如明代正德五年(1430年)九月,翰林侍读兼国史编修曾鹤令《沉籍记》中所说那样:“钱氏……内事奢糜,外勤贡献,用度不足,则于田地山林川泽之租税增赋之,以纾一时之急,民困此久矣,”原来吴越之地乃后周所管,周世宗(柴荣),平淮南后,为轻减两浙税赋,下令免除两浙重税之弊,定农田桑园纳税不过四升(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后来吴越肃武王(钱镠)为一时之急,废除原来税率,将每亩定税为三斗。同时农家渔民自产的棉麻布匹、山间特产、海味鱼虾无不纳税。百姓若不按期交纳,即受处罚。轻者鞭笞,重者处死。由此可见,吴越国为了图存,重刮人民,也已到水尽山穷地步,归降则是唯一出路。
三、冒死沉籍于江
江景房,护送图籍顺着运河航道北上开封。对吴越重税的弊病,历历在目,并反复深思,认为这样下去,长此以往人民生活必然越来越贫困。宋太祖前些时期,所来之国,都按旧税率行事,吴越王国的税率高于他国数倍。只有一个办法,宋廷如得不到图籍,失去依据,那就有免除之望。他也意识到,要是顺利地将全部图籍上交朝廷,肯定地还能得到封赏。如果受到损失,必然会招至杀身之祸。在这两种极端对立的道路上如何选择,反复思考利害关系,认为战祸有时可以停止修养生息,重税困民是不能一时停止的,我宁愿一殆,解除两浙之民长久之苦。最后他下了决记,将押送全部吴越国王国图籍投沉于江。
江景房到了开封后,并向宋太宗报告,说是图籍已在途中遭巨风翻船丢失,自己甘愿承担职责,太宗果然大怒,准备将他处置,后经在朝大臣恳求,才免于一死。吴越归宋后,其他官员全部加官受赏,独有江景房,降为山西省沁水县尉之职。不久以病辞退,隐居祖籍西塘村(今开化县封家镇西塘坞)。
太平兴国三年六月,宋廷任命右补阙王永(王方贽)为两浙转运使,办理两浙税务事宜。王永奉命来杭州后,亲自查访原国计院(税务机关),并无所据,认为景房失去图籍已为无名之算。百姓亩当一斗,乃通天下,又因两浙人民归附不久,以顺民者则安之为由,回京后,向朝廷作了报告。当时太宗闻言不悦,经王永说明上述理由后,得到了正式批准,所以两浙地区从此就按新的税率实行了。后来欧阳修在文章中提到:“两浙富庶安乐邑,……损益之道鞭其出于民,若此谓非景房沉籍之功可乎。”欧阳修的这番话很有道理,江景房为解民瘼,减轻税务,竟至不惜死难。这种爱民之精神,今天亦值得赞扬。
来源:
县政协文史委 县文联
作者:
江申甫
编辑:
余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