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技术“飞”出实验室 用科技造福人民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核化学化工研究室副主任徐世平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向世界宣告一个大国正在崛起。而其中,清华大学为“两弹一星”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用于原子弹制造的钚-239生产工艺正是由清华大学核化学化工研究室完成的。
1994年5月,徐世平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毕业,选择留在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核化学化工研究室,在这个曾为“两弹一星”做出贡献的实验室继续奉献自己的能量。这一留便是24年。
从开化有机硅厂到清华园
工作三年后,只用三个月的时间备考,便成功考上了清华大学研究生。这在旁人看来相当有难度,甚至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徐世平做到了。
徐世平是芹阳办事处梓林村人。1985年,从开化中学毕业后,徐世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工业大学,学习有机化工专业。毕业之后的他,带着专业知识回到家乡,在开化有机硅厂的车间内负责有机硅生产,将自己四年所学用于家乡的发展之上。
一转眼,徐世平在车间内已工作了三年。而每当工作之闲,当年那个考研的梦想一直在他脑海中萦绕。“离考试时间还有三个月,不如试试吧?”对梦想的向往战胜了退缩的畏难情绪,徐世平决定全力以赴。
离开校园三年,当年的专业知识徐世平已经忘了不少。那些曾经熟悉的书,再次捧在手中,他感觉沉甸甸的。“当年备考时自己几乎是从预习、自习再到复习的,好在基础不错,学得很快。”徐世平自嘲道。但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背后其实是他日以继夜的付出,五门课他翻了一遍又一遍,每日不停歇地与时间赛跑,为梦想拼尽了全力。
1992年9月,徐世平站在了“清华园”三个字下,成为了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的一名研究生新生。
与核化不开的缘分
1995年,徐世平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进入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核化学化工研究室研究核燃料后处理,由此开始了他与核20多年的缘分。
如何处置核废料与退役核设施,一直是“恐核”公众担心与质疑的问题,而徐世平研究的项目,就是将从核乏燃料中除去裂变产物,回收未用尽的和新生成的有用放射性物质,把毒性很大的高放废液变为中低放废液,实现核废物的安全处置。做实验、写文章、作交流……徐世平的生活轨迹就在实验室、学校、家中三点一线地单调重复着,可他却乐此不疲,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2004年,徐世平的研究方向转为核技术应用。对于他来说,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科技走出实验室,走向老百姓,但与此同时难度也更大了。徐世平和同事们将眼光转向了核孔膜,这是一种利用重离子加速器辐照产生径迹损伤,再通过化学蚀刻产生出的孔径均匀、孔径孔密度可控、过滤速度较高的微孔薄膜,或许可以研发出老百姓生活中用得着的产品。
14年来,利用核孔膜,徐世平与同事们完成了“兼具防霾(pm2.5)和换气功能的核孔膜窗纱”科研项目,可以有效阻挡pm2.5,保证空气交流顺畅。利用核孔膜,他们研究出了“开水过滤”技术,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毒物质,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还有高科技防伪技术、输液过滤器、核孔膜保鲜技术等,纷纷从清华大学实验室“飞”向了寻常百姓的身边,也让徐世平获得了20余项国家专利。
用科技反哺家乡
“开化山好水好空气好,是休闲养老的好地方。”虽然离开开化已经很多年了,但徐世平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偶尔也会回家乡看一看、走一走。
徐世平注意到,在“多规合一”之下,开化将整个县域划分为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对应着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以及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这样的空间划分很合理,也会让开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近年来,为了推广和应用核孔膜保鲜技术,徐世平跑了大江南北很多地方,对家乡念念不忘。徐世平说,开化生态环境好,发展有机农业很有优势,需要解决的是农产品保鲜的问题。以往保鲜往往通过化学保险、冷链或气调保鲜技术进行运送,成本很高,而通过核孔膜保鲜技术,不仅大大降低成本,而且还能增加食品安全性。
“现在,不用化肥、农药的有机蔬菜纯天然、无污染,很受城市居民的欢迎,完全可以卖出普通农产品五倍、十倍的价格。”徐世平说,如果利用核孔膜保鲜技术,可以将大山深处的新鲜蔬果及时运送到大城市去,不仅可以让开化很多农民增收致富,还可以打造出一张开化有机蔬菜的“金名片”。
下一步,徐世平准备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计划在开化建立起有机农业试验基地,让开化的“身份农民”变身“职业农民”。“这样大家不用再外出打工、四处奔波了,完全可以在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上就业挣钱。”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