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老街-九游会电竞

 九游会电竞开化新闻网

马金老街

2020年7月22日 09:00

  一条洋溢着古徽州风韵的老街,无声地诠释了马金人的全部生活,在这片青砖黛瓦下,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安于斯。走一走老街上的老店铺,触摸那些尘封已久老物件,体味那份渐渐远去的老情怀。

  在马金老街开打铁铺的姚铁匠,最担心的事情是没人接班。他从十八岁就开始在这里打铁,为镇上的人们锻造农具,打制铁器。现在,一些邻里依然喜欢盘桓在他的店中一边看他干活一边与他闲谈,这样的日子已经整整持续了三十年。像姚铁匠这样的打铁铺在马金老街上本来还有几家,然而斗转星移间,这条原本人声鼎沸的商业街渐渐沉寂下来。

  开化县马金镇历史悠久,在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就已经设镇,距今已有近一千两百年的历史。马金与徽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地域相接,地情相近,而且居民多迁自于古徽州。在徽商外出谋生的过程中,一些人选择在马金定居,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艺和崇文重儒的文化传统,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马金人的生活方式。

  在马金镇的中心地带,有一条长约五百米,宽三米,呈南北走向的老街,这条街北接千户大村姚家的古城墙,南邻千余人丁的星田村浒口。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徽派砖木结构民居,大多为前店后宅。老街上青砖黛瓦、店铺林立,是方圆几十里的百姓流连忘返之地。那幢幢相连的楼房,以马头墙相隔,翘檐挑枋,半截子的女儿墙,连接着木板排门,平常来说,卸去门板便是店铺开张了。这条老街上原有五十余家各式店铺,丝绸布匹、南北杂货、染坊糖场应有尽有,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店铺门前的招牌幌子、疾步穿梭于街巷货郎的吆喝声早已渐行渐远。

  在马金老街上,任意一个入水口便连接着一条两千米长的水渠。这条水渠从八甲坝引来,始建于元朝元贞元年(1295年)。古时候,它不仅给镇上的居民提供了用水之便,还为邻村的农田带来了灌溉之利,它终年不断,已经流淌了七百多年。

  当游客走在马金老街上时,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水泥板下的这条蜿蜒漫长的暗渠。曾经,老街街面由青石板铺就,水渠就在街中潺潺流过,一首清代居士的诗歌描绘出了水渠往日的风韵:“渠水飞檐夹路斜,渠中流水净无沙。平畴灌溉三千亩,比屋沾濡五百家。涤砚喜看鱼戏墨,濯缨时动浪生花。叮咛了却当年事,依旧朝宗到海涯。”清洗砚台时可以观看鱼儿戏墨之欢快,洗涤缨穗时更能欣赏漂荡在水中的那抹艳色,的确,在老街住客的心中,这条水渠,不仅哺育了他们的一生,还是他们平素生活乐趣之所在。

  对于外面的人来说,虽然世界已经翻天覆地大不相同,但在老街的花格窗棂与雕梁画柱之下,仍然散发着浓郁的怀旧气息,那是老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展示,也是新一辈对旧时工艺的继承与延续。

  在洪厅瑞和郑顺苏的家中,郑顺苏常常在高高的阁楼上搓棕绳,夫妇俩以棕扫把维生,已有二十年的时间了。

  郑顺苏搓的棕绳,用来扎扫把,这门手艺她从自己的妹夫那里学来,并教给了她的丈夫洪厅瑞,洪厅瑞则主要负责梳理扫把和做扫把柄,夫妇俩每天能做六七把左右的扫把,所有工序全部手工完成。

  对于棕扫把的原材料棕皮,洪厅瑞非常熟悉,他说,每棵棕树每年可以剥十二片皮,有闰月就多一片,棕皮剥下来要晒,经过他们手工制作的棕扫把,质量最好的能够用上十几年。在洪厅瑞的眼中,即使是做一把棕扫把,也是世上最讲究的事情,每一个步骤都要到位,否则无法成就一把好扫把。

  像洪厅瑞和郑顺苏夫妇这样的老一辈匠人在马金老街上其实还有很多,他们有的经营一家竹篾铺,为邻里间制作竹篓子、竹匾子,有的依然重复着周而复始的工作,靠着自己双手创造出了新的生活。

  汪昌文在老街上名气很大,他很早就跟着家人走南闯北讨生活,年轻的时候还常去德兴、婺源一带为人做工,几十年下来,不仅使自己住上了大房子,还靠自己的手艺养活了七个子女。然而直至今日的古稀之年,他还是每日坚持劳作。

  汪昌文懂的很多,泥水砖瓦、棕板竹篾,样样精通,他头脑灵活、懂得变通,经常是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在那个战火纷扰的乱世,也许有门手艺傍身才是最实在的。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他勤快的个性并未改变,他坦言,除了大年三十,他在家基本天天开工。即使他的子女早已成家立业、生活无忧。在汪昌文的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老街人最率真的一面。朴实、坚韧,却又才华横溢。

  在千年之间,纵使老街天上的云朵聚散无常,但时光在这里还是刻意放慢了脚步,有些人抛下了旧时美仑美奂的院落去追逐大城市的车马喧嚣,但还总有一些人依然喜欢坐在街旁闲谈。他们曾经是农人,是商贾,然而转眼间又可以是民间艺人,是演奏家。

  五十多岁的江渭兴在弹凤凰琴时从来不择观众、不挑地方,很多老街上的人都听他弹奏过那种曾经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风靡一时的东洋乐器。在老街众人之中,江渭兴是一位非常有音乐天赋的人,那种农人的朴实也渗透进琴音之中。在他会弹奏的十几支曲子里,全都是他利用农闲时自学而成。很多人都还记得他们小时候跑到江渭兴家里听他弹奏凤凰琴的往事,这已经变成一种属于老街特有的回忆,历久弥新。

  《论语》有载:“莫春者,春服既成,冠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如果说在暮春时节最尽兴之事莫过于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唱歌跳舞,尔后趁兴而归,那么在马金老街的各个角落间,无不洋溢着这样安详、自得的气息。它从千年以前就已传来,深深地刻在了每个老街人的生活点滴之中。纵然风云变幻,也将一脉相承。

来源:   作者:《走读钱江源》摄制组   编辑:郑冬红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网站地图